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5-06-11
對于播音專業藝考生來說,文藝作品播演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考驗其對作品的理解與感悟能力。以下這份攻略,將從作品選擇、基礎訓練、情感表達、技巧運用和舞臺呈現等多個方面,為大家詳細闡述如何在文藝作品播演中脫穎而出。
作品的選擇在文藝作品播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作品能讓考生更容易展現自身優勢。盡量避免選擇那些被廣泛演繹的名家名篇 ,因為考官聽得多了,考生很難出彩,且難以展現獨特性。不妨將目光投向一些小眾但內涵豐富的作品,像是一些當代不太知名作家的優秀散文,或者是國外不太熱門但獨具風格的詩歌翻譯作品。
選擇作品時一定要考慮自身的特點。如果你的聲音低沉醇厚,那么講述性強、情感深沉內斂的作品會更適合你;要是你的聲音清脆明亮,具有活力,富有青春氣息或靈動情感的作品會是不錯之選。舉個例子,若你的音色較為柔和,帶有一絲溫婉,像臺灣詩人簡媜的一些散文,如《四月裂帛》,其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文字,就能通過你的聲音很好地展現出來;要是你的聲音富有力量感,那可以嘗試一些具有抗爭精神或激昂情感的小眾現代詩,比如痖弦的部分作品,能讓你在舞臺上充分釋放聲音魅力。同時,要確保選擇的作品能讓自己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只有自己真正被打動,才能在播演中打動考官。
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文藝作品播演的基石。語音發聲訓練是基礎中的基礎,要確保聲母、韻母發音準確清晰,調值規范到位,這就需要大量的繞口令、發聲練習來強化。比如,通過反復練習“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這類經典繞口令,提升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發音的清晰度。同時,注意語流音變的正確處理,像是“一”“不”的變調,輕聲、兒化等現象,讓自己的語言更加自然流暢。
氣息的運用也至關重要,它是聲音的動力源泉。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訓練氣息,如聞花香、吹蠟燭等。聞花香時,感受氣息緩緩深入腹部,讓腹部膨脹起來,就像在深深吸入花朵的芬芳;吹蠟燭時,控制氣息均勻、緩慢地呼出,使蠟燭的火焰微微晃動但不熄滅,以此鍛煉氣息的控制能力。在日常練習中,還可以配合一些長句朗誦,有意識地控制氣息,讓聲音在穩定的氣息支撐下,飽滿而富有感染力。
咬字的訓練也不容忽視,要做到咬字清晰、有力且富有彈性。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嘗試用夸張的方式咬字,把每個字都清晰地“吐”出來,感受口腔的開合和肌肉的運動,然后再逐漸回歸自然,這樣能有效提升咬字的清晰度和準確性。
情感是文藝作品播演的靈魂,要想讓自己的播演富有感染力,就必須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內涵。拿到作品后,不要急于開口朗讀,而是靜下心來反復默讀,仔細品味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或人物情感,這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以魯迅先生的《秋夜》為例,這篇散文看似簡單地描寫了秋夜的景象,但通過對棗樹、夜空等意象的描繪,實則蘊含著作者孤獨、堅韌又充滿希望的復雜情感。在播演時,要深入理解這些情感,將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中,感受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心境。
在表達情感時,要避免過度夸張和矯揉造作,力求自然真實。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尋找與作品情感相似的體驗,將這些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播演中。比如,當播演一篇關于親情的作品時,回憶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刻,那些真實的情感和細節能讓你的播演更加動人。同時,注意情感的層次變化,不要一直保持同一強度,要根據作品的情節發展和情感脈絡,有起有伏,讓情感的表達更加細膩、豐富。
在文藝作品播演中,合理運用各種播讀技巧能讓作品更加生動出彩。停連的處理是一項重要技巧,它能幫助你劃分句子結構,突出重點內容,同時也能營造出節奏和韻律感。在處理停連時,要根據作品的語義和情感來決定停頓的位置和時長。比如,在表達強烈情感的句子結尾,可以適當延長停頓時間,給觀眾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間;在并列列舉的內容之間,可以用短暫的停頓來區分層次。
重音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它能強調關鍵信息,突出作品的核心內容。找準重音,需要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明確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一般來說,表達情感、態度、觀點的詞語,以及具有特殊含義或重要信息的詞語,都可以作為重音來處理。比如,在“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溫暖的午后”這句話中,“永遠”和“溫暖”就可以作為重音,通過加重讀音,突出情感和氛圍。
虛實結合的用聲技巧能讓聲音更加豐富多變,增強作品的表現力。虛聲常用于表達輕柔、夢幻、思念等情感,實聲則用于強調、堅定、有力的表達。比如,在播演一首抒情詩時,描寫月光的段落可以用虛聲來營造柔和、靜謐的氛圍,而表達情感高潮的部分則用實聲來增強感染力。
節奏的變化是作品播演的關鍵,它能讓整個表演充滿活力和張力。根據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節發展,靈活調整語速、語調、語氣,使節奏有快有慢、有強有弱。比如,在描述緊張激烈的場景時,加快語速,提高語調,增強語氣的緊迫感;在表達寧靜、舒緩的情感時,放慢語速,降低語調,營造出平和的氛圍。
除了聲音的表達,舞臺上的肢體語言和整體呈現也會對文藝作品播演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走上舞臺后,要保持良好的姿勢,抬頭挺胸,雙肩放松,展現出自信和從容的氣質。站立的位置要適中,既要讓考官能夠清晰地看到你的表演,又不能過于靠近舞臺邊緣。
手勢是肢體語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輔助表達情感,增強表演的感染力。手勢的運用要自然、適度,與語言表達相配合。比如,在表達“廣闊”的概念時,可以張開雙臂,展現出寬廣的空間感;在強調某個重要觀點時,可以用手指指向相應的方向或做出有力的握拳動作。但要注意,手勢不要過于頻繁和夸張,以免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眼神的交流也不容忽視,它是與考官和觀眾建立情感聯系的重要橋梁。在播演過程中,要適時地與考官進行眼神交流,傳遞自信和真誠。同時,根據作品的內容和情境,運用眼神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比如喜悅、悲傷、憤怒等,讓觀眾能夠通過你的眼神更好地理解作品。
表情要與作品的情感相契合,通過面部肌肉的變化,生動地展現出作品中的喜怒哀樂。在表達歡快的情感時,臉上洋溢著笑容;在表現悲傷的情緒時,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哀傷。表情的變化要自然流暢,不要過于生硬和刻意。
總之,播音專業藝考生的文藝作品播演需要在作品選擇、基礎訓練、情感表達、技巧運用和舞臺呈現等多個方面下功夫。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才能在考試中發揮出最佳水平,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希望這份攻略能為廣大藝考生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幫助,祝愿大家都能在藝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